9月9日11时,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研发机构——瑞深航空携蜂巢航宇hc330、汇星海盖亚160,正式向跨越渤海发起挑战。为了跨海准备,h2在实验室里连续多日进行24小时载荷运转,多次在陆地上进行高速长航飞行实验。
里程碑式的跨海飞行
海上风平浪静。飞机在11点34分从烟台起飞,14点29分成功抵达大连。此次跨海飞行,直线航行距离100公里以上,航时两小时55分,创下了多旋翼无人机历史上最长航行时间及最长航行距离。
蜂巢航宇hc330、汇星海盖亚160整装待发
据介绍,瑞深航空生产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是通过燃烧汽油发出电能,供给无人机功率2千瓦的直流电能,是具备超高的功率重量比,是传统发电设备的11倍,是变频发电设备的7倍,最长续航时间5小时以上。作为首个真正可以成熟使用的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面对海上复杂多变,湿度大的海洋环境,H2展示了其稳定性及可靠性。
工作人员跟摄跨海无人机
瑞深航空、汇星海科技 蜂巢航宇三家企业联合发起多旋翼无人机跨海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今年八月起,已经连续三次对渤海湾发起了挑战。在三家企业一次次刷新飞行记录,不断自我超越后,最终在2017年9月9日,以100公里,持续飞行2小时55分钟的成绩成功跨越渤海湾圆满完成最终挑战。三家公司用实力向行业证明,向用户证明,向世人证明:“多旋翼无人机不是短航时、短距离的大玩具。多旋翼无人机是结构简单,操作灵便,安全可靠的航空器,是真正的飞行生产工具。”三家公司通过本次挑战为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和突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4:29两架飞机抵达大连
此次跨渤海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研发取得巨大成就,也为我国无人机行业拓展海洋应用及其他长航时需求领域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比翼双飞
11:34
盖亚160起飞
航空工业出身的瑞深
瑞深航空自2015年成立以来,在科研创新上取得了众多重大突破,主要得力于公司扎实的研发团队。公司研发团队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丁水汀教授为带头人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是教育部首批2011计划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的6大团队之一。且公司的管理团队来自于北汽通航,拥有丰富的企业和项目管理经验。
HC330
试飞机型
“
这款四旋翼无人机平台具备通用挂载能力,采用油电混合电驱动力系统(燃油发电,电力驱动),具备超长航时,可搭载不同任务载荷完成高清视频采集和实时回传、三维测绘、弹体抛投及空中喊话等任务,平台具备全自主飞行能力,并配置全向毫米波雷达避让系统和自动伞降装置以备应急。
瑞深航空团队
公司在成立后,多次参加航空博览会,听到最多的提问,就是:“你们能飞多久?”工业无人机的短航时,一直是各个需求无人机企业渴望得到解决的痛点。而瑞深航空的H2油电混合系统,就是专门为解决工业无人机航时短而研发的。这一型号的动力系统,大幅提升了无人机续航时间,最长续航达到5小时。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既保留了汽油燃料的高能量密度,同时具备电动无人机的操作灵活、结构简单的特点,可靠性强。实际应用中,无人机能在零下20℃到零上40℃的环境下正常工作。由于油电混合系统的存在,无人机的动力系统,就像一个内燃机,不需要像锂电池驱动的无人机一样,频繁更换电池,进一步为无人机节约了使用
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为工业级无人机解决了航时短的根本问题。
目前,瑞深公司成熟进入市场的产品包括H2型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精准油位传感器等。在今年年底,还将发布可适用于大载重的植保无人机的H3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而未来的几年里,瑞深航空研发涡轮动力的发动机的计划,理论上,搭载该发动机的无人机载重可达上百公斤,而且还是纯电驱,简单操控,可控性高。
瑞深公司致力于成为世界级小功率航空动力系统的创新型企业,为中国航空工业航空动力工业做出一份贡献!
更多精彩人工智能精彩,敬请关注十二月中旬
全球无人系统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