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5日 珠海国际会展中心
9月16日17时,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强台风级)在广东台山市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相当于162公里/小时),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
在这场史诗级的台风肆虐而过时,那些为保护这片土地的执着背影让人感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而行”。
雨势稍小,抢修人员拿着工具就去巡查线路
没有灯火,他们用手电筒和车灯探路巡视跳闸电路
为防道路阻塞,在路中举起导线的电路抢修人员
消防队员迅速转移被困群众
珠海多部门连夜清理路障
为了打赢“山竹”这场硬仗,高科技无人机也在抗击台风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3架无人机!消防部队枕戈待旦
在山竹即将到来前,广东、海南共集结2万余名消防员、599艘冲锋舟艇、113架无人机、28套远程供水泵组、3.4万余件套抗洪抢险器材、647套水域救援服和1952件浮力背心严阵以待。
无人机战队布防核心变电站、发电厂
为了全力保障主网安全运行,南方电网公司提前制定了全网,广东、广西、海南等区域的抗台风电网运行方案,编制相关事故预案。 9月16日凌晨1时,广东电网机巡作业中心指挥人员在工作群里发布了一条最新固定翼无人机队伍布防图。原本分别在湛江、茂名、阳江待命的20台固定翼无人机,将按最新山竹台风路径变化向江门集结,其中作业能力突出的油动固定翼无人机全部安置在核心变电站、发电厂、线路走廊密集区域附近周边。同时,机巡数据人员也已前置在江门、阳江、茂名待命勘灾,2架直升机继续在粤西区域待命。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台风带来的损害,9月14~15日,广东电网机巡作业中心20架固定翼无人机在湛江、茂名、阳江集中开展防风特巡作业,累计完成1823公里防风特巡并发布初步分析报告,共发现17处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毕。
“山竹”步步逼近,现场指挥人员夜以继日工作,密切盯紧台风动向,实时进行调整部署。先遣作业队伍顶风冒雨紧急转场,赶在大风来前从湛江连夜调入江门。据悉,下一步计划调遣第一批佛山等6个供电局共87名多旋翼无人机飞手和134架多旋翼无人机参与支援茂名、阳江、江门地区。
“我们确保机巡作业人员、机巡装备、数据分析工作站及卫星电话配置到位,台风过后在空域和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开展机巡勘灾摸查出现场灾情,为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整体部署应急抢修人员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广东电网公司机巡作业中心彭炽刚主任介绍说。
该公司的机巡作业中心早就是抗击台风的老兵了,在去年特大台风“天鸽”袭击珠海时,该公司出动7架次直升机、136架次无人机,20小时内完成220千伏国珠线等65条共1200公里线路灾情勘察,效率比人工提高了3倍,发现倒塔、断线、飘挂物等103处缺陷隐患,为后续抢修提供了精准的灾情数据分布图,确保及时恢复对澳门供电。
据了解,截至16日15时,南方电网受台风影响用户157.09万户,其中广东电网131.3万户、广州供电局10.83万户、深圳供电局14.96万户,已恢复59.41万户,未恢复97.68万户,12户受影响重要用户已通过自备电源和发电装备供电;对港澳电力供应正常。该公司累计投入人员16077人次、车辆4121辆次开展抢修复电工作。
文图来源:网络
2018第二届全球无人系统大会将于11月4-5日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珠海厅举办,分论坛“应急救援无人系统创新应用论坛”将围绕无人系统在灾害中的实践应用、灾区调研、灾害调查中的关键性作用、防震减灾工作对无人系统的需求等主题进行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