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5月12日报道,科学家们现已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研究蜂鸟的飞行方式,以便在无人机上仿制它们的能力。蜂鸟是大自然最非凡的创造之一,它每秒扇动翅膀多达80次,可以在原地盘旋,向任何方向飞行。
这款机器人由普杜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拥有人工智能,可以从模拟蜂鸟中学习,并将其研究结果应用于灵活拍打翅膀的动作中。
因为无人机的尺寸有限,这项研究成果就很有用。当无人机缩小到非常小的尺寸时,它们无法产生足够的升力来移动自身的重量。但蜂鸟的攻击角度很高,这意味着它们在空中的移动速度很快,而且升力也很高,这使得它们能够利用一种不稳定的空气动力学形式保持在高空。
复制蜂鸟的飞行能力是一个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的挑战。最新的研究包括科研人员花费数个夏天在蜂鸟的自然栖息地观察它们,并将它们的运动转化为计算机算法。然后,机器人可以学习这些算法,并找出使用翅膀的最有效方法。
该机器人由碳纤维和薄膜制成,并用激光切割,其身体是3D打印的。这意味着蜂鸟机器人只有12克重,研究人员还创造了一个昆虫大小的机器人,只有1克重。
机器人体积小,操作安静,非常适合隐蔽行动和搜救行动。它甚至可以用于近距离研究真正在自然环境中的蜂鸟。
除了学习如何有效地移动,机器人还通过触摸表面来感知环境。它没有视觉传感器,但它利用电流的变化来追踪物体周围的运动。
普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邓新燕在一份声明中解释说:“机器人基本可以在不看周围环境的情况下绘制地图。”“当机器人在黑暗的地方寻找受害者时,这种技术可能会很有帮助——它意味着当我们赋予机器人视觉能力时,就少了一个传感器。”